发布时间:2023-01-09 信息来源:管理学院、党委组织部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武汉理工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在全校上下迎接第四次党代会之时,为总结经验,汲取奋斗力量,本网特推出“喜迎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专题,回顾前三次党代会历史,展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方面标志性成就及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特色成效,激励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踔厉奋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以更优异的成绩向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献礼。敬请关注。
管理学院本科财务第一党支部,2019年7月成立,现有党员32名,其中包括正式党员8名。党支部运用“一二三四”工作法,从组织联建、制度联设、党群联动、成果联享四个方面实施“四联党建”示范行动,突出“把党支部建在志愿一线”特色,将党支部建设为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使每一名党员都成长为一面先锋旗帜,提升基层党建成效。
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管理学院本科财务第一党支部
一、深化“一盘棋”政治建设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加强支部建设。
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党支部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自学”“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业务学习”相结合,依托学习强国、理工党员网等新媒体平台分层分类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学习活动,打造“财子有话说”理论学习品牌,加强党员自身理论建设,做到理论学习更加走实走深。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支部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学生党员发展中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建立并完善党员发展考核等相关制度,进行理论笔试、答辩面试和群众座谈会,严把党员入口关。
支部成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二、构建“双融合”建设机制
党支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理论实践融合相成”双向融合机制,着力强化党建育人功能,把志愿服务融入教育、学习、实践各环节,致力于打造志愿服务型党支部。
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以线上理论学习扩大学习覆盖面,依托学习强国、理工党员网等打造理论学习“云课堂”。线下坚持每月开展2次组织生活会,把握好“七一”“十一”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政治生日”、老党员为新党员佩戴党徽、相互赠送政治理论书籍、观看红色电影等主题党日活动。
党支部党员“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
理论实践融合相成。党支部围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文明创建和民族团结五个方面的中心工作,发挥“党建+”工作效应,实施“五彩先锋”党员志愿服务行动;以建党101周年为契机,组建“以脚丈量中华大地,用心追寻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队,采访101位老党员、64个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故事,追忆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制作生日祝福视频为建党101周年献礼;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日”“一块走,捐步数”“扶贫日”捐赠、“旧书寄托期望,爱心助力梦想”旧书圆新梦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辐射力量,切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疫情期间,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中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锤炼党性,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支部邀请“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涯玲、“抗美援朝老兵”杨正立和李荣桂、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红巷爷爷志愿服务队”邓广东、“2020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曾茜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麦麦提艾力江·阿卜杜艾尼等先进典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相关活动受到受到湖北高校思政网、湖北日报、武汉教育电视台、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党支部实践访谈老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党支部书记阿克达·买买提依明发挥民族特色,成立“红石榴”民族团结服务队,举办首届民族文化节;组建“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队,赴新疆喀什接触基层了解国家在新疆的民族区域政策、发展变化和民族团结现状,访谈老党员、记录周边民族团结的先进事例,开展普通话推广、“红领巾小课堂”学业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
实施“五彩先锋”党员志愿服务行动——民族团结党员服务队
三、打造“三结对”行动路径
开展“党团结对”互促行动。党支部依托纵向专业党支部的设立机制,结合党员发展链条,建立与本科财务专业团支部的联系,党员同志率先垂范,立起先进标杆,树起先锋形象,带动青年团员在思想、学习、科研等方面锐意进取。财务专业支部团员100%递交入党申请书,财务专业班集体优秀率100%,财务2001团支部获校银牌活力团支部。
开展“支部结对”共建行动。党支部与学校人事处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特色党建活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先后赴武汉革命博物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汉客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等地参观学习。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以讲故事和表演的形式开展“歌声中的党史”结对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特色党建活动
开展“党群结对”志愿行动。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1+1+N”帮扶带动,党支部每名党员联系带动身边一个群众、一个学习小组,开展“易学习”结对志愿帮扶,通过线上“云”答疑、线下团体辅导等形式,提升朋辈学业互助效果。
四、推进“四维度”内涵建设
实施“塑德工程”。党支部教育引导支部成员以德立身,以才立业,在奋斗实践中锤炼品德修为,支部涌现出湖北省“最美新生标兵”、湖北省“向善向上好青年”获得者王春苗等一批先进德育学生典型。
实施“关爱工程”。围绕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助残、扶贫、战疫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支部成员志愿者注册率100%,志愿服务工时累计达4500余小时,培育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李仙乐等一批志愿服务典型,支部成员有5人先后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
实施“创优工程”。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项目、创业团队、创优平台的“三大”建设,积极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优精神。支部成员积极参加“创青春” “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校级及以上奖。
实施“扬帆工程”。党支部坚持“理论实践融合机制”,开创“学期+假期”实践模式,引导支部成员到艰苦岗位和基层一线去锻炼。支部成员100%参与、制定生涯规划书,实战化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支部成员还积极参加学校“百岗行动”暑期实践,社会实践参与率100%,在实习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策划: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阿克达、敬晓慧
编辑:朱可馨
审稿人:杨伟波
Copyright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武汉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E-mail : webmaster@whut.edu.cn
鄂ICP备05003336号-1